借号法举例
2020-12-31 08:29:50 · 浏览次数:0 来源:U租号网
举例说明借贷记账法与会计要素有何关系
(资产成本 费用)借是增加,贷是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贷是增加,借是减少。
例:1存货增加5000,银行存款减少5000或应付帐款增加5000。
(1)借:库存商品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2)借:库存商品 5000
贷:应付帐款 50002实现销售10000元借:银行存款1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3购买办公用品100借:管理费用-办公费100贷:现金100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种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学习借贷记账法,必须认真掌握它的理论基础、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公式等内容。
理论基础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这个过程及结果可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
收入-费用=利润(2)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4)
上述方程式被称为会计等式,通常将(1)式称为会计恒等式。上述会计等式主要揭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会计主体内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字平衡关系。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就必然有相应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之相对应;反之,有一定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就一定有相应数量的资产与之相对应。
第二,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在一个会计要素的项目发生变化时,在同一会计要素的另项之间,或另一类会计要素的一项也必然发生增减变化,以维持等式的平衡关系。
第三,等式有关因素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列于等式的两边,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贯穿了借贷记账法的始终。数量平衡关系要求:每一次记账的借方、贷方金额是平衡的;一定时期账户的借方、贷方的金额是平衡的;所有账户的借方、贷方余额的合计数是平衡的。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要求: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的同时必然要有另一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记录与之相对应。对立统一关系要求:按相反方向记账。从一个账户来看是相反方向记账,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一定记录减少额;反之,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一定记录减少额。从等式两边的不同类账户来看,资产类账户是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与之相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会计等式对记账方法的要求决定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基本理论,因此说会计恒等式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靠腰的用法举例
“哭夭”绝不是一个文雅的词,,但却是一个活生生的语言里的一个鲜活多用途的表达工具。
“哭夭” 以一字对一字转成标准中文是“哭饿”。其字面上意思是:因为肚子饿而哭叫。而台语对这“哭夭”两字并词的发音及声调(*见文末注)与楼主所用以拟其音的“靠腰”两个借音字的国语/普通话的发音和声调完完全全相同。写成“哭夭”的这个词的“哭”是用本字; 而“夭”则是个借音字,仅是借来模拟台语在表达与国语“饿”同义但发音为yao的字。(有人认为其本字可能为「枵腹从公」里的枵字)。 因为仅仅是借音字,所以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或「年少早夭」里的「夭」没有意义上的关联。
在台湾也有人借用”幺两三四”的“幺”,而写成“哭幺”。在《海角七号》的字幕上,可见到这两个借音字”夭”或“幺”交互使用。另有人也全用借音字写成靠夭或靠幺或如楼主所用的靠腰。在下文则仅用哭幺。
在实际用法上,很少人会拿“哭幺”作字面上的意思来用。但有这种较缓长的说法: “他是肚子饿(或, 没吃饱)在哭/哭幺是吧!”或,歇后语式的说法:“他是没吃饱是吧!——(在那里哭/哭幺)”用来表达“别闹了!”或者 “在那边吵什么!”等等强弱不等意思。而“哭幺”这个词如楼上兄台所言,有“鬼叫、 吵闹、无理取闹、胡言乱语”等意思。 例:
「他们在那边哭幺什么」
「叫那些小孩不要再哭幺了」
「你别再哭幺了, 我明天就去办」
「他是在台上哭幺吗? 怎讲了半天都讲不到重点」,
它也转用于喝叱, 类似:「别闹了!」,「吵什么吵!」,「胡说八道!」,「胡闹!」或英语里「Shut up!」的用法。
当戏中那个女主角在筛选乐团成员会议上, 发表反对意见时,被喝叱「哭幺!」, 就有「你在鬼叫什么?!」「你闭嘴!」的意味。
另,中茂伯, 主席还有阿嘉三人在阿嘉房里“谈判”时, 阿嘉对茂伯回嘴「现在都打电话了, 哪有人写信」时, 茂伯回叱「哭幺!」,也是用了这种语意。但是,如果仔细回顾这部电影, 一定会发现, “因饿而哭”或 “鬼叫”或 “闭嘴!” 等这些意思, 再怎么样都很难跟剧中人物在某些场景用这个词的一些语境兜不拢。例如, 在戏中有用了这个词的两个景:其一, 脚打了石膏的茂伯要从长条板凳起身的时候;其二, 代表会主席冲入病房的时候。这是因为这个词历经了语意上的弱化, 因此变成了也有单纯的惊叹词或感叹词的用法, 有:“糟糕!” “唉呀!”“ 唉唷!”“ 咦!”“唉!”等等意思。
用法举例:
「哭幺!把我扶出来, 现在把我丢在这里」
「哭幺!鼻子怎贴成这样」
「哭幺!我把花瓶打破了」
「哭幺!我的头怎这么痛」
「哭幺!你怎么来了」
「哭幺!搞错了」
「啊!我哭幺啊!这下搞得不可收拾了」
又, 上述例句里的“哭幺”, 都可以用“哭爸” 来直接代替,也就是将楼上兄台所言的“哭爸哭母”缩短。(不过,“哭爸哭母”语气更重, 而且相与配合的字/句型会有些不同,不能完全直接替代”哭幺”用于上面所举例句。)但必须特别特别注意的是,不管是”哭爸”或 “哭爸哭母”因为在字面上的意义非常具有针对性, 且牵涉到很犯忌讳的双亲生命终结大事。所以,虽然讲话的人不见得会有心存如此冒犯的念头,但除非要表达强烈的语气,或要显示很豪迈粗犷之气(跟粗鲁/粗野/粗暴终究只是一线之隔)否则慎用——因为要避免对方/听的人不从语意/语境上领会,而从字面深刻追究。我想这些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不敢用上这个词的原因。
注*:
关于上文有关发音的文句当中,何以有 “两字并词的发音及声调” ——因为台语的“哭”单独发音或放在词尾或句尾时,其声调接近国语的第3声(类似国音”考”)。但是, “哭幺”两字并词时,这个“哭”受到后面”幺”声的影响,需要变调成为第4声,因而整个词就会念成如国语的“靠腰”。这种变调就如同国语“整理”和“调整”,两个词其中的“整”在国音虽然同样都是标第3声,但是在念“整理”的时候,这个“整”因为后面“理”声的影响,而需要变调一样。只是台语/闽南语语音里面,需要这样变调的情况更多。另,需强调,上文所述的闽南语语音甚或用法,是依据在台湾一般通行的闽南语语音或用法。因为各地闽南语或有腔调不甚相同者,唯恐在其它闽南语区所讲闽南语在上述相关点或有异同,故需在此特别声明适用地域范围。
会计中的账户是指什么?举例说明
会计中的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来全面、系统、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工具。
例如,银行存款账户如下图:
帐户分为左方(记账符号为“借”),右方(记账符号为“贷”)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资产,成本,费用类帐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帐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
会计账户(account),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来全面、系统、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工具。
会计账户就是用来记录经济交易或事项及其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变动情况的一种工具。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组成内容进行科学分类而规定的名称。对会计对象划分类别并规定名称是必要的,但要全面、系统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变动情况,还必须在分类的基础上借助于具体的形式和方法,这就是开设和运用账户。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对各种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系统、连续的记录,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记账实体。会计科目的名称就是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就是账户应记录反映的经济内容,因而账户应该根据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应地设置。如企业要开设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从需要和科目的特点出发,根据总分类科目、二级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开设相应的账户,以便于分类、归集、总括和具体、详细地核算数据。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联系是:二者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是一致的,都是用来分门别类地反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二者的区别是:1.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它只是规定了账户核算的经济业务的内容,本身没有什么结构,而账户却必须有便于记录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结构;2.会计科目是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前,由政府有关部门对如何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做出的分类规范,具有统一性,而账户则是企业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根据需要在账簿中开设的,具有相对的灵活性,账户在会计科目按照经济内容分类的基础上,还可以按照用途结构分类。
在会计核算中,账户是分类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重要工具。设置和运用账户,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应用复式记账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各单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必须依据会计科目开设账户。一方面,应当根据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开设账户,另一方面,应当根据会计科目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别开设总分类账户、二级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以全面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为经济管理提供各种各样的核算资料。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联系是:二者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是一致的,都是用来分门别类地反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二者的区别是:1.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它只是规定了账户核算的经济业务的内容,本身没有什么结构,而账户却必须有便于记录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结构;2.会计科目是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前,由政府有关部门对如何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做出的分类规范,具有统一性,而账户则是企业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根据需要在账簿中开设的,具有相对的灵活性,账户在会计科目按照经济内容分类的基础上,还可以按照用途结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