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力复兴号发展
2020-12-24 05:25:51 · 浏览次数:0 来源:U租号网
复兴号有哪些技术优势?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构建了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先进科学的技术标准体系,动车组基础通用、车体、走行装置、司机室布置及设备、牵引电气、制动及供风、列车网络标准、运用维修等10多个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大量采用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等技术标准,同时采用了一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在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最重要的是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技术创新及成果主要体现在:
一、安全保障技术更先进。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设有智能化感知系统,并建有强大的安全监测系统,全车部署了2500余项监测点,能够对走行部状态、轴承温度、冷却系统温度、制动系统状态、客室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还增设碰撞吸能装置,以提高动车组被动防护能力。为适应中国地域广阔、环境复杂(-40 ~+40 )、长距离、高强度运行的需求,“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按最高等级(设计寿命30年或1500万公里)考核动车组主要结构部件,整车进行60万公里运用考核(欧洲一般40万公里)。
二、乘坐体验更良好,不但能充电而且有WiFi。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车厢内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设置不间断的旅客用220V电源插座;空调系统充分考虑减小车外压力波的影响,通过隧道或交会时减小耳部不适感;列车设有多种照明控制模式,可根据旅客需求提供不同的光线环境。“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还采取了多种减振降噪措施,改进了洗漱设施,设置有无障碍设施等,能够为旅客提供更良好的乘坐体验。
三、感知系统更智能化,出现异常自动限速或停车。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采集各种车辆状态信息多达1500余项,能够全面监测列车运行状况,实时感知列车状态,包括安全性能、环境信息(如温度)等,并记录各部件运用工况,为全方位、多维度故障诊断、维修提供支持。列车出现异常时,可自动报警或预警,并能根据安全策略自动采取限速或停车措施。此外,“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还采用远程数据传输,可在地面实时获取车辆状态信息,提升地面同步监测、远程维护能力。
四、车体
低阻力流线型、平顺化设计,不仅能耗大大降低,车内噪声也明显下降。“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阻力比既有CRH380系列降低7.5%-12.3%,350km/h速度级人均百公里能耗下降17%左右,有效减少了持续运行能量消耗。在车体断面增加、空间增大的情况下,“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按时速350公里试验运行时,列车运行阻力、人均百公里能耗和车内噪声明显下降,表现出良好的节能环保性能。
复兴号的工匠精神有什么感悟?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不是口号,而是一种实实际际的行动。我们都是追梦人,匠心筑梦,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行业,身在哪个岗位,工匠精神都是助我们成长、助我们圆梦的内在驱动力。
“复兴号”运营一周年取得哪些成果?
截至2018年6月26日,“复兴号”动车组上线运营满一周年,累计发送旅客413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座率达到97.6%。特别是2017年9月21日,7对“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按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京沪两地运行时间压缩至4个半小时左右,始发、终到正点率分别为98.7%、94%,为世界高速铁路商业运营树立了新标杆。此外,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将于7月1日首次在京沪高铁上投入运营。
今年以来,铁路部门充分利用春运、调整列车运行图等契机,安排在太原、西安、成都、沈阳、昆明、厦门、合肥、深圳、兰州等更多方向增加开行“复兴号”,随着7月1日新的列车运行图的实施,届时全国铁路“复兴号”动车组日开行数量将由现在的114.5对增加到170.5对,可通达23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
据介绍,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将于2018年7月1日首次在京沪高铁上投入运营,并将陆续在京广高铁、沪昆高铁等线路上开行;时速350公里智能型“复兴号”动车组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将于2018年底完成样车试制组装,2019年上半年完成调试及试验验证;时速2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已进入施工设计和试制阶段,样车有望年内下线;时速160公里速度级动力集中“复兴号”动车组正在开展型式试验,距离量产又进了一步。来源:人民日报
为什么安排复兴号时速350km体验运营?
7月27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安排“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开展时速350公里体验运营,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预计,在今年9月京沪高铁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后,“复兴号”将按时速350公里正式上线运营。届时,京沪高铁全程运行时间在4个半小时左右。
“复兴号”是按照时速350公里运营研发制造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在完成了型式试验、科学试验和60万公里运用考核后,取得了国家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自2017年2月25日起,中国标准动车组先后担当京广高铁和京沪高铁间运输服务工作,各项考核指标全部符合标准规范和运用要求。
京沪高铁是目前我国和世界上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它自2008年1月开工建设,在设计、建设、验收中全部按时速350公里标准展开,并通过了国家验收。在2011年6月30日开通运营,经过6年的安全运营实践,顺利度过了运营初期。
为确保可行性,中国铁路总公司安排“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开展了时速350公里实车、实重和实速检验检测、可行性研究和运营安全评估,并组织两院院士、铁路专家进行了评审咨询。通过全面系统的科学论证和综合评估,京沪高铁满足按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运营要求。
在此次体验过程中,铁路部门向参加体验的人员介绍了“复兴号”动车组有关情况,并进一步征求了对“复兴号”动车组及我国高铁发展方面的意见建议。
期待,复兴号”动车组早日正式运营。
复兴号简介50字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英文代号为CR,列车水平高于CRH系列。三个级别为CR400/300/200,数字表示最高时速,而持续时速分别对应350、250和160,适应于高速铁路(高铁)、快速铁路(快铁)、城际铁路(城铁)。早期的两个型号是红神龙CR400AF和金凤凰CR400BF。复兴号CR400系列是上档时速400公里、标准时速350公里。 在350公里时速下复兴号与和谐号CRH380相比,总能耗下降了10%。复兴号从30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时速,能耗大概增加20%-30%。因为京沪高铁客流量占中国高铁客流量的六分之一以上,沿线经济能力强和需求强,所以中国铁路总公司在京沪高铁逐步恢复350时速,其它线路则视条件而定
复兴号简介
我来答
LV.6 2018-06-12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英文代号为CR,高于CRH系列。三个级别为CR400/300/200,数字表示最高时速,而持续时速分别对应350、250和160,适应于高速铁路(高铁)、快速铁路(快铁)、城际铁路(城铁)。早期的两个型号是红海豚CR400AF和金凤凰CR400BF。复兴号CR400是上档时速400公里、标准时速350公里。
在350公里时速下复兴号与和谐号380相比,总能耗下降了10%。复兴号从30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时速,能耗大概增加20%-30%。因为京沪高铁旅客占中国高铁旅客的六分之一以上,经济能力强和需求强,所以在京沪线逐步恢复350时速,其它线路则视条件而定[1]
“复兴号”为何能吸引全球目光?
据报道,9月21日,中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7对“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京沪之间全程运行时间缩短至4个半小时左右。中国凭借“复兴号”重新夺回高铁运营时速最快的王冠,此事引发外国媒体和网民的高度关注。
外媒报道称,当地时间21日,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客运列车在中国亮相,“‘复兴号’是世界上最快的列车,这显示出中国在列车技术和科学领域的强大力量”。
报道还引述一位专家的话说,“京沪高铁刚建好时,有人对这条高铁线路的盈利前景并不乐观,但经过了7、8年的发展后,京沪高铁盈利了,所以类似的高铁线路同样也能够在其他地区运营得很好。”
据了解提速首日,北京至上海间的“复兴号”动车组非常受乘客欢迎,21日的车票早在一周前就销售一空。
中国高铁提速至每小时350公里的消息传出后,外国网友纷纷表示艳羡之情。一位尼泊尔网民留言称:“我的梦想就是乘坐中国高铁,所以现在我正在学习普通话。我爱中国!”另一位名为“曼戈布莱可”的网民激动地表示:“哇,我的天啦!求求谁把我带去中国,然后给我买张票让我坐上这趟神奇的火车吧!上帝保佑我!我爱中国!”
中国加油
复兴号动车运营效果如何?
10月20日,北京铁路局宣布,自9月21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350公里时速商业运营以来,截至10月19日,京沪高铁“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共计发送旅客46万人,上座率达96.4%。乘坐“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出行,已经成为旅客出行的首选项。
据了解,6月26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上线运营,现已在京沪高铁、京广高铁、京津城际三条线路上运输旅客,截至10月19日,三线“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共计发送旅客达307万人。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英文代号为CR400,高于CRH系列。早期的两个型号是蓝海豚CR400AF和金凤凰CR400BF。复兴号CR400是上档时速400公里、标准时速350公里。2017年9月起将在京沪高铁以350时速运行,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可在4个半小时。
在350公里时速下复兴号与和谐号380相比,总能耗下降了10%。复兴号从30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时速,能耗大概增加20%-30%。因为京沪高铁旅客占中国高铁旅客的六分之一以上,经济能力强和需求强,所以在京沪线逐步恢复350时速,其它线路则视条件而定。
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于26日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
2017年8月21日起,京津冀地区将开行22.5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通达北京南、武清、天津、北京西、涿州东、高碑店东、高邑西、保定东、石家庄、邢台东等10个车站。中国铁路将于9月21日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在部分线路增开客货列车。届时,“复兴号”动车组将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复兴号什么时候发明的?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英文代号为CR,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是目前世界上运营时速最高的高铁列车。
2012年,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启动研发;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于26日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2018年7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首次投入运营。
2019年9月20日,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旗下招标采购交易平台发布3个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包含768辆用于16辆编组,170辆用于17辆编组,40辆用于高寒8辆编组,总计978辆 。
号动车组列车,英文代号为CR,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是世界上运营时速最高的高铁列车。2012年,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启动研发;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于26日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2018年7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首次投入运营。2019年9月20日,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旗下招标采购交易平台发布3个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包含768辆用于16辆编组,170辆用于17辆编组,40辆用于高寒8辆编组,总计978辆。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英文代号为CR,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是目前世界上运营时速最高的高铁列车。 2012年,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启动研发;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于26日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2018年7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首次投入运营。
电报的发明
18世纪30年代,由于铁路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一种不受天气影响、没有时 电报路
间限制又比火车跑得快的通信工具。此时,发明电报的基本技术条件(电池、铜线、电磁感应器)也已具备。1837年,英国库克和惠斯通设计制造了第一个有线电报,且不断加以改进,发报速度不断提高。这种电报很快在铁路通信中获得了应用。他们的电报系统的特点是电文直接指向字母。 与此同时,美国人莫尔斯也对电报着了迷。他是一位画家,凭借了他丰富的想象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实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在他4l岁那年,他从法国学画后返回美国的轮船上,医生杰克逊将他引入了电磁学这个神奇世界。在船上,杰克逊向他展示了"电磁铁",一通电能吸起铁的器件,一断电铁器就掉下来。还说"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通过"。这个小玩意儿使莫尔斯产生了遐想:既然电流可以瞬息通过导线,那能不能用电流来传递信息呢?为此,他在自己的画本上写下了"电报"字样,立志要完成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发明。 回美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制电报的工作中去。他拜著名的电磁学家亨利为师,从头开始学习电磁学知识。他买来了各种各样的实验仪器和电工工具,把画室改为实验室,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他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方案,绘制了一幅又一幅草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试验,但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失败。在深深的失望之中好几次他想重操旧业。然而,每当他拿起画笔看到画本上自己写"电报"字样时,又为当初立下的誓言所激励,从失望中抬起头来。 他冷静地分析了失败的原因,认真检查了设计思路,发现必须寻找新的方法来发送信号。1836年,莫尔斯终于找到了新方法。他在笔记本上记下了新的设计方案:"电流只要停止片刻,就会现出火花。有火花出现可以看成是一种符号,没有火花出现是另一种符号,没有火花的时间长度又是一种符号。这三种符号组合起来可代表字母和数字,就可以通过导线来传递文字了。"我们现在看起来是多么简单的事啊!但莫尔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到用点、划和空白的组合来表示字母是多么不容易啊!这种用编码来传递信息的构想是多么伟大,多么奇特!这样,只要发出两种电符号就可以传递信息,大大简化了设计和 电报传输线
装置。莫尔斯的奇特构想,即著名的"莫尔斯电码",是电信史上最早的编码,是电报发明史上的重大突破。 莫尔斯在取得突破以后,马上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把设想变为实用的装置,并且不断地加以改进。1844年5月24日,是世界电信史上光辉的一页。莫尔斯在美国国会大厅里,亲自按动电报机按键。随着一连串嘀嘀嗒嗒声响起,电文通过电线很快传到了数十公里外的巴尔的摩。他的助手准确无误地把电文译了出来。莫尔斯电报的成功轰动了美国、英国和世界其他各国,他的电报很快风靡全球。 19世纪后半叶,莫尔斯电报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电报的发明者 虽然早在19世纪初,就有人开始研制电报,但实用电磁电报的发明,主要归功于英国科学家库克、惠斯通和美国科学家莫尔斯。1836年,库克制成电磁电报机,并于次年申请了首个电报专利。惠斯通则是库克的合作者。莫尔斯原本是美国的一流画家,出于兴趣,他在1835年研制出电磁电报机的样机,后又根据电流通、断掉时出现电火花和没有电火花两种信号,于1838年发明了由点、划组成的“莫尔斯电码”。 1858年7月《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报道: ...众所周知,英国人一向宣称,电磁式电报(magnetic telegraph)是由他们的同胞惠斯通教授发明的。而在大西洋彼岸,电报公司的成立,则让更多的欧洲人开始讨论,谁才是电报的真正发明者。法国巴黎的《通报》(Moniteur)认为,莫尔斯虽不是电报原理的创立者,却是第一个将该原理用于实践的人。
编辑本段历史
早在莫尔斯之前,就有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