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借号
2021-01-11 23:37:15 · 浏览次数:0 来源:U租号网
如何评论电影《集结号》?
英雄受了委屈,还是英雄,不能让英雄的血白流是《集结号》的核心思想。所以,谷子地拼了命的活下来目的就是为了替自己死去的战友正名,当然他做到了。
谷子地的九连一共有47名战士,当时在遭遇战的时候谷子地和团长约定好了除非听到集结号才能退出战场,不然的话死也要死在战场上。战斗打响之后,敌人的活力过于凶猛,九连死伤过半。一排长在临死前谎称听到了集结号,目的也很简单无非是想着让几个弟兄活下来。但是,谷子地坚称自己没有听到号响。
最后九连战士全部牺牲,为了不让战士的尸体被敌人焚毁,谷子地和眼镜教员把战友的尸体抬到了旧窑洞。眼镜教员临死炸毁了窑洞,谷子地也拼到了最后。
建国后,谷子地原来的部队被撤销了番号,谷子地也参加了炮兵部队。可是,他的那些个牺牲的战友们被当做了失踪人员而不是战斗英雄,这是谷子地所无法接受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战友不是失踪人员而是战斗英雄,谷子地发誓要挖地三尺也要找到战士们的遗骨。但是,那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在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人们发现了47具战士的遗骸。终于谷子地为自己的战士正了名。
好人的血不会白流,也不能白流。《集结号》给大家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战地故事,它让人们倍加的珍惜今日的好生活来之不易,同时,也为在战斗中牺牲的万千的战斗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集结号》是真实的事吗?
集结号绝对不是真实的事
首先说,我军的军号中只有冲锋号、集合号、起床号、防空号等,根本没有集结号这一说法,据说,这是导演凭借自己的意愿创造出的,用意是为了让名字更现代点。战场上吹号撤退本身就是不大可能的事情,枪炮声那么大,号声能传多远呀
打阻击直接下死命令就不可以吗,这样的例子在我军的历史上屡见不鲜。不过这点还好说,战争的残酷也能理解,不吹集结号也就罢了。
最不能接受的是事后被定为“失踪”,太黑了。为了大部队的安全去卖命了,最后的还落了个“失踪”的下场。真不知道怎么想的,明显的为了制造戏剧冲突的胡编乱造。解放军的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应该是没有过,那些打阻击打得很惨的部队最后都能得到荣誉称号的。
至于是不是怕死,第一次上战场的人肯定会怕死些,但那些都是老兵了。解放军是有信仰的军队,这一点是我们很难理解的,如果当初的解放军怕死的话,不知道他们是凭什么在那种恶劣的条件下打败了国民党,更不知道是凭什么在朝鲜打败了美国人
再看看纪录片《牺牲》导演祁少华的话
“我看过很多的西方战争纪录片,我也想跟着学,去表现战争中的人性,但是当我一接触现实后,我发觉这都是两码事,根本不搭界。”祁少华说,当他走近那些淮海战役的老兵,按现代人的思维来讲,的确让他有些失望。那些老兵们本来就是那样,还真的就是人格高、大、全,不是被人们简单树起来做典型的。
所以,当祁少华带着《集结号》式的西方视角和现代眼光,去寻找现实中的老谷时,遭遇失望。
至于所谓的原型,差距是非常大的。而且那个原型好像也不是被定为“失踪”的